美国4月PPI加剧市场通胀忧虑,WTI原油重挫近3%创一个月最大单日跌幅
周四(5月13日)公布的美国4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2%,为统计局自2010年开始追踪该数据以来的最大增幅;环比涨幅为0.6%。这是继周三(5月12日)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4月同比增长4.2%,录得创金融危机以来最快增速的又一印证通胀正快速上升的强力证据。
毫无疑问,通胀快速上涨正令市场感到担忧,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正广泛打压风险资产及大宗商品价格,WTI原油周四(5月13日)受累于此自高位65.79美元大幅下挫,盘中一度下挫4%至日内低位63.12美元,所幸的是WTI原油最终辗转回升至63.80美元附近整理,暂时守住了自4月以来的上升趋势线。
尽管美联储官员正试图缓和市场对通胀上升的担忧,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在通胀长期高于目标之前,美联储不会加息,美联储需要看到通胀超过目标一段时间后才会作出反应。此外,其认为至少有6个因素会暂时推高通胀,但不认为具有持续性。然而,市场目前关注的并不是美联储的加息时间,市场正对美联储是否将于6月会议上提及缩减QE展开热烈讨论。对此沃勒表示还需要几个月的数据才能知道经济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并称这是美联储缩减资产购买计划的基准。
需留意的是,随着美国经济复苏、疫苗普及进一步增加,市场正预计美联储缩减QE将在,而美元指数有望受益这一预期而上行,这对以美元计价的原油而言难言乐观。贝莱德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Rieder认为,市场将出现难以置信的物价压力,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需要逐渐减少系统中的流动性,美联储需要缩减购债规模。
另一方面,OPEC+部长级会议将于6月初举行,从目前情况来看,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的复苏势头掩盖了印度疫情问题,但据印度外交部指,印度新冠疫苗出口量从三月的2800万剂减少到了四月的200万剂,下跌了93%,导致一些高度依赖印度生产疫苗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供应短缺,直接受影响的国家超过60个,主要在非洲。印度疫情的爆发令OPEC+于6月初举行的OPEC+会议带来悬念,尽管OPEC+此前取消了5月会议,并提及有关印度疫情的不确定性,但随着全球疫苗不平衡以及伊朗原油出口增加的不确定性,这或引起OPEC+对原油前景的重新评估。